近日,北京市发改委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从标杆应用、示范应用、商业应用三个维度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构建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全景图。该计划实施周期是今明两年,充分体现了对于加速落地的关注。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成为与水、电同等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引领着新一轮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威力正在释放,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助力效果显著
在国内大型变电设备生产工厂的产线上,由人工进行制造设备的运维和故障检测一直是主要方式。穿戴工服,携带检测工具,拿着设备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一项项比对,对产线的每一个设备认真检查,这样的操作往往需要花费几个小时,而且日复一日。
然而在常规检查之外,产线上的机械设备还偶尔会“爆”出一些疑难杂症,对于在一线巡视的检测人员,这些疑难杂症相当棘手。大型设备的组件极其复杂,电子器件、线路连接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疑难杂症,甚至同一个故障都存在多个潜在故障区域,传统的维修手册内容多且关联复杂。面对“疑难杂症”,不仅需要查询涉及区域电路图、故障原因、解决措施等多种内容,还需要借鉴以往的问题记录单,大量的资料、信息关联在一起,不仅故障排查效率不高,还有可能因为错误识别故障现象造成产线停产等严重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故障检测方案也开始逐步应用于这类场景复杂、知识需求大且关联性高的产线工作之中。诺谛智能是一家专注于AI赋能制造业的人工智能企业,其提供的故障智能诊断解决方案,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语义检索、智能问答、大模型等AI技术,有效解决高度依赖资深师傅经验、故障定位困难、故障原因准确性难以判断、全面性难以保障等问题。
而在背后,则是AI“大脑”通过全面解析故障资料,形成了一套根据故障现象描述,自动定位故障模式、相关功能和零部件的智能化的失效归因系统,再可通过AI智能推理,自动推荐最佳处理方案。
上述故事只是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的一个缩影,目前,很多行业正在因它而发生深刻变革:喝着咖啡炼钢、无人工厂、远程“一键挖煤”、机器人织布等等。
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
未来更可期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知名计算机专家刘江川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表示,人工智能肯定会极大地改变我们人类生活和发展,就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带来了各种动力工具的改变,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人工智能也会起到同样作用。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驱动性的技术力量,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必将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联想诺谛智能创始人兼CEO胡长建对本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已经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必不可缺的、高效的生产工具的关键要素之一,并以人机协同的方式指数级提升企业运营决策效率、优化业务流程,为企业释放更多生产力与创新力。未来,会出现更多样的个性化需求甚至是场景式即时消费需求,这必将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更短、商品种类(SKU)更多,对制造业的生产服务管理将带来巨大挑战。而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将会让制造企业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定制化生产能力,从而满足未来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更高要求。
人工智能技术还在加快演化和进步,“技术爆炸”出自刘慈欣的著名科幻小说《三体》,指智慧文明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高科技研发,在宇宙时间轴上以爆炸般形式迅速发展的现象。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有学者畅想:很快,AI将了解、认识你,成为你身边近乎无所不知的朋友;由机器人来操作,AI进行分析的自动化运行实验室,将大大加速人类的科学探索进程。
胡长建认为,未来必定是走向智慧的人和智慧的物超级融合社会,人和机器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协助将变得更加无缝和高效。智慧的物将逐步将智慧的人从异化的工具中解放出来,智慧的人将从事更多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进一步推进人类的文明进化进程。在这里,人机互助将创造更全面的富足,实现更高级的美好。相信未来的世界也对应着人类潜力的充分释放。
联系电话:010-61354901
合作邮箱:1019348575@qq.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
微信官方公众号
京ICP备2022001465号-3 版权所有:企业智能科技应用促进中心